中国节能
落实“双碳”行动 引领绿色低碳
“力争成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参与者、突出贡献者和积极引领者”,6月13日,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启之际,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代表中国节能发出绿色低碳愿景、行动和倡议。
“双碳”目标任务任重道远,中国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国家队”“主力军”,始终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为责任使命,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耕绿色低碳产业,将服务“双碳”目标作为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坚决用实际行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
聚焦任务目标
充分发挥“双碳”智力支撑作用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中国节能提出“203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愿景目标,积极构建了以节能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生命健康为三大主业,绿色建筑、绿色新材料、绿色工程服务为三大业务以及强大战略支持能力的“3+3+1”的产业格局。
今年2月份,中国节能所属中国环保和华能集团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系统,完成全国第一次也是首单区块链碳排放额核证(BCCER)碳资产的交易,这是中国节能积极开展“区块链+碳核证”研究与合作的起步。
今年以来,从中国节能承担的《中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纳入碳市场路径比较研究》《中国金融业碳核算方法推广研究》课题到《贵州省系统性构建完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价格政策体系研究》等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咨询,记录了中国节能“双碳”智库的累累硕果。
多年来,中国节能持续为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承担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等20余项国家政策研究,编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自愿性气候投融资分类标准《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指南》;积极为北京、重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10余地制定涉碳标准或方案,支持地方“双碳”实践;开展中央企业“双碳”路径和案例研究,累计为20余家央企和金融机构提供“双碳”咨询服务。
深耕主责主业
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5月13日,新疆首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在阿克苏地区集中开工,计划用三年时间总投资50亿元,对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改造提升,作为该工程的主要建设者,项目施工现场处处可见中国节能人忙碌的身影。
以银川经开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为首的联合电力“双碳”行动图
该项目是中国节能通过提供先进的综合能源利用技术和迭代创新涉碳技术产品服务方案,从“源—网—荷—储”整个能源网络协调耦合出发,以“多能互补、集成供能、智慧运营”的方式为工业园区提供综合能源节能降碳服务的一个缩影。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始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多年来的努力让中国节能绿色低碳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近日,中国节能所属太阳能公司以联合体中标新疆兵团北疆北塔山1吉瓦大基地项目,按照联合体三方协议约定,太阳能公司分配200兆瓦光伏指标,年产生绿色电量约4.2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为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1.1万吨、烟尘1849.2吨。中节能慈溪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截至目前,中国节能绿色电力装机容量1444.2万千瓦,发电量92.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702.9万吨,节约标煤281.9万吨,持续为国家“减污降碳”作出“节能贡献”。
提升科技动能
实现科技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6月9日,随着中节能零碳建筑1.0项目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节能下属中节能实业在原有绿色三星基础上进行零碳技术迭代升级,打造成国内首批零碳示范建筑的开启。中节能实业作为中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运营商,持续推进绿建产品的创新、升级与迭代,逐步实现了由一栋楼到一个园、再到一座城的发展路径,实现园区从低碳到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单纯的节能向低碳和绿色的转变,为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集聚和升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国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了中国节能方案。
“能效专家管理平台”是中国节能下属建筑节能打造的节能低碳型能源站智慧系统。该系统从需求侧出发实时预测用户负荷波动,对区域能源系统进行全过程模拟,兼顾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与容错性比对各方案的运行状态,一键式快速完成区域能源系统负荷分配方案、运行控制策略等分析,基于Bayes智能预警与响应技术实现“源—网—荷—储”优化调度运行。该系统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9项,主编团体技术标准2部,参编团体技术标准6部。
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这条任务艰巨且漫长的绿色发展道路上,中国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领跑者”和“先行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义不容辞。下一步,中国节能将肩负起央企的使命任务与担当,不断擦亮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底色,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